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迟
出 处:《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23-26,共4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新民歌在它出现的一刹那,就光芒四射,激起了巨大的浪花。毫无疑问,新民歌是我们自己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民族的声音,因此,我们热爱它,不知不觉的热爱它。但是,对于民歌体,一般所谓“五七言民歌体”能否作新诗的体裁,还是有人在怀疑的。原先我也曾怀疑过,不相信五七言民歌体能有多少发展前途。有人把《我来了》这首新民歌作农民的自由诗看待。也的确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来,新民歌中间有不少是突破五七言民歌体的。我也曾在去年年初根据湖北麻城的一首民歌暗自论证道:民歌也还有用自由诗体裁的呢。自然,当时这样想,是有言外之意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