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煦良
出 处:《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25-37,共13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由于这几年简直不写诗,所以我也如何其芳同志一样,很怕谈诗歌理论,甚至诗歌座谈会也不去参加。《文学评论》编辑部来信要我写关于格律诗的文章,才把最近两期的《文学评论》找来一看,发现那种帽子满天飞的情况,不禁有点触目惊心,同时觉得有些讨论实在近乎浪费。写民歌体,写自由诗,写格律诗,本来可以各不管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便是为了提倡,也只能是提倡多写些什么,而不是不去写些什么。至于哪种诗将成为我国新诗歌的主要形式,那更是目前谁也没法决定得了的问题,因为格律问题究竟只是诗的形式问题的一个部分,而无论写民歌,写自由诗,或者写格律诗,都可以写出很坏的诗来。写好诗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