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凯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4期16-18,共3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中国修辞学在繁荣了10年之后,似乎又走入了周期性的低谷。当然,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而且判断是否“低谷”的标准往往也是缺乏明确根据的主观印象。但是有两种现象却也值得我们反思。 1.1 现象一:我国语言研究的主流虽转向语言的应用,但却回避着“修辞”。我们查阅了近五年来的《中国语文》、《语文研究》、《汉语学习》和《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现它们很少刊登过名以“修辞”类的文章,人大《语言文字学》复印的这类文章大致也呈下降趋势,一年也就几篇。更令人吃惊的是92年创刊的专门以发表语言应用文章的《语言文字应用》从创刊至今的20期400多篇各类论文中竟无一篇以“修辞学”为题的文章,标题与“修辞”沾边的也只有一篇。似乎大家都在有意回避“修辞”这两个字眼儿,显然这与修辞学在语言学科中应有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另外我们还查阅了93—96年四年的国家社科项目,其中语言学类的20多个课题,虽明显偏重于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但也没有一项是以“修辞”命名的。96年的课题中虽有“法律语言研究”一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