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剑生[1]
机构地区:[1]杭州大学法学院
出 处:《行政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55-55,共1页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摘 要:5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等行政法律文件,开始规定有关行政程序的,内容,但这些规定的内容往往是偏重于行政权如何行使,程序相对人有多少权利往往不得而知,即使有些权利性的规定,但能否实现往往又要取决于具体经办人的态度、责任感,且这种权利并不受法院保护,同时,法学理论界对行政程序知之甚少,因而常将法律程序等同于诉讼程序,似乎除了法院的诉讼程序法外,不可能还有什么其它程序法。1982年宪法颁布,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开始了一个新里程。宪法中的不少规定,均可以成为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依据,但是,这些宪政思想的精髓并没有在后来国家制定的各种行政程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完全体现出来,如《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关 键 词:行政程序 法观念 行政权 具体行政行为 处理人民来信 行政程序立法 行政处罚程序 行政法制建设 诉讼程序法 法律程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