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信用卡业务的经营风险及其控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文全 

出  处:《新金融》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New Finance

摘  要:一、信用卡业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从人民币信用卡本身的性质看,作为借记卡,既有先存后支的特点,又具有善意透支的功能。在规定的限额下,即使持卡人帐户余额为零或已发生透支,仍可在不同的特约商户或取现点进行连续的、分次的消费或取现。在具体业务中要严格界定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存在一定困难。如果对恶意透支跟踪不力,处理不及时,极易产生潜在风险或形成事实风险。 (二)从人民币信用卡业务处理手段看,信用控制没有先进的通讯手段,风险防范就无所凭借。目前,国内几家发卡银行虽然在发卡设备、通讯设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要真正达到控制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信用卡业务的处理在许多大城市均未联网运行,要实现异域乃至全国统一联网还有一段距离。持卡人在异域连续、分次使用信用卡,发卡行根本无法掌握其交易情况并进行及时地信用控制;在信用卡机构和商户之间,遇有紧急止付时,银行只得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如通过电话或止付器逐户地通知或传递磁盘来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对于成百上千家特约商户来说,这项工作事倍功半,只是在有限程度上起到了遏制风险的作用。落后的通讯技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信用卡被冒用或诈骗带来的风险。

关 键 词:信用卡业务 冒用信用卡 经营风险 人民币 恶意透支 特约商户 持卡人 信用控制 善意透支 授权中心 

分 类 号:F832.2[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