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15-23,25,共10页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全国屈原学会于1992年10月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屈原与中华文化”研讨会。日本学者大宫真人先生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楚辞与日本公元前史》。大宫先生研究楚辞已经多年。他发现屈赋中许多词汇的上古读音与日本一些传统地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把屈原一首诗中这类蕴含日本地名的词汇按诗句顺序排列出来,在地图上竟然是有序的,可以连成一个线路图。他把这一现象解释为屈原可能在被放逐期间去过日本。屈原的诗既是他忧思情感的表达,同时也是对去日本经历的回忆。大宫先生的观点引起与会专家的注意。多数人均持否定态度。我们认为,大宫先生的研究是认真的,工作是踏实的,不论他的结论正确与否,他发现的这种语音重合现象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所以本刊特征得大宫真人先生同意,发表此文,供楚辞研究者参考。为使大家对大宫观点有进一步了解,我们又请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刘石林馆长和岳阳市博物馆张中一副研究员撰写一篇介绍文章附于文后。对于大宫真人先生同意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交由本刊首先发表,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