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
出 处:《戏剧艺术》1992年第1期148-148,共1页Theatre Arts
摘 要:杜隽在1991年第11期《剧本》上发表同题文章认为,从中国戏剧在西方的实际影响看,有两个戏剧类型是彼广泛了解和接受了的:一是剧本文学样式的南北曲,二是舞台表演样式的京剧;因而,中国传统戏剧在观念上实际是被欧美文化界匡限在两个体类中,一是传统样式的古典戏剧即南北曲,二是传统样式的近代戏剧即京剧。中国文化对欧洲社会生活浸润已久,但欧洲大规模地接纳异城文化却始于启蒙运动。较早和中国有关的戏剧是所谓中国式的“皮影戏”,萌生于德国。在欧洲的轻歌剧和喜剧中,中国式笑话被广泛使用。1692至1729年间,法国先后上演了三部或采用中国化的角色和布景,或反映北京王宫生活的戏剧。旅居巴黎的中国人也演出了两个小戏。 1736年,英国历史学家J·B·DU·赫尔德在《中华帝国及中国鞑靼人的形象》中第一次提及、介绍了中国戏剧这种艺术样式,还首次翻译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不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