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与“理”不宜作为评价中国近代史的价值标准——《续论中国近代史上若干问题的“情”与“理”》一文质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世佑[1] 

机构地区:[1]湘潭师范学院

出  处:《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47-54,共8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历史评价标准问题似乎是史学研究中的永恒话题。在我国史学界,大致有阶级标准,历史主义标准,道德标准与历史标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结合标准,还有“阶段论”和“方面论刀等等,近年又出现了生产力标准。不仅标准名称不一,即使同一标准,人们各自在具体把握和运用时又不尽一致。开展学术争鸣,互相切磋,不仅有利于寻求历史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而且有利于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

关 键 词:中国近代史 孙中山 议会斗争 袁世凯 实业救国论 宋教仁 辛亥革命时期 康有为 主观动机 谭嗣同 

分 类 号:K0[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