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丽杰[1]
机构地区:[1]沈阳教育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5期63-69,共7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对于灵感作家似乎有着过多的祈求,因此席勒写作时他的写字台上总要摆着烂苹果;巴尔扎克写作时总要穿上一件僧侣的长袍等等,以为这样一些习惯有利于灵感的到来。灵感在中国有它自己独特的命运。灵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研究有时是断带的,有时呈波浪型、有时呈马鞍型。灵感唯其复杂陌生才显得异常神秘。我国许多文艺理论家、作家认为灵感有迷狂性。柏拉图也谈到了灵感的迷狂性。众多学者对柏拉图灵感的迷狂性与失去理智连在一起感到不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