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靳丛林[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文系
出 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第2期70-75,共6页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由于历史与文学观念的差异,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创作虽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却有所不同。前者重在表现殖民色彩的都市罪恶,作家描摹畸形社会人的变态心理时常带温情;后者则怀揣冷漠描写资本主义社会荒谬的现实。前者常观念前行,表现观念下的感觉;后者则感觉先入,表现感觉中的观念。前者强化感觉的表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则趋向于象征的表现。心理分析小说则相似而流向有异:前者趋于展示变态心理和双重人格,后者趋于表现情死;而泛性论地图解历史人物的失误却是当今文学创作应引之为鉴的。
关 键 词:新感觉派小说 日本新感觉派 变态心理 异同 小说创作 资本主义 心理分析小说 中国新感觉派 历史人物 泛性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