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仕伦
出 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101-104,共4页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在我国,比较早地运用现代心理学观点来研究古代审美心理现象的学者恐怕要数郭沫若先生了。还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郭老就曾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家的审美创造心理。他认为,屈原、蔡琰、王实甫的“欲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的心理苦闷,乃是他们创作出不朽作品的根本动力。稍后,朱光潜先生在他那部“自认为用功较多,比较有点独到见解的”《诗论》中。
关 键 词:审美心理学 中国古代 “养气” 理论形态 现代心理学 传统思维方式 审美创作 心理运动 审美创造心理 “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