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奇[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
出 处:《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49-54,共6页Teaching and Research
摘 要:一、新古典主义产生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的两种不同解释失业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生活之中。但是,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发表之前,集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大成的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却不把失业问题当做重要问题来对待。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机制本身可以自动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当经济过程中出现失业时,他们也只是用“自愿失业”
关 键 词:新古典主义 失业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失业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预期通货膨胀率 失业问题 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 实际失业率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