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吉成章
出 处:《文物》1983年第9期9-14,共6页Cultural Relics
摘 要:1981年10月,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在豪欠营村湾子山的第六号辽墓中清理出一具女尸。女尸身穿铜丝网络和多层葬服,脸戴鎏金铜面具。这在内蒙西部地区是首次发现。有关方面对这一发现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报告于下。一契丹人的葬俗契丹人的丧葬礼俗,在《辽史》、《契丹国志》等文献中多有记载,但限于上层统治者,或语焉不详。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记载较详:"北人丧葬之礼,盖各不同。……惟契丹一种特有异焉。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彩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用金银为面具,铜丝络其手足。耶律德光之死,盖用此法。时入目为‘帝把’,信有之也。"
关 键 词:契丹人 女尸 网络 面具 铜丝网 辽墓壁画 契丹族 首次发现 丧葬礼俗 乌兰察布盟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8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