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梅生[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
出 处:《中国远程教育》1983年第6期54-5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摘 要: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与一般线性电路不同,主要在于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因而,只要抓住三极管的特点,就不难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三极管的发射结象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性,只有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常称为Q点),才能起放大作用。因此当输入信号为零时,三极管具有一定的电流和极间电压(简称为静态值)。当加输入信号时,三极管的电流和电压在静态值的基础上随输入信号变化,起放大作用。所以,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电流和电压总的瞬时值(即实际值)可分解为直流量(它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的静态值)与交流量之和。由于直流量和交流量各有不同的特点,直接分析三极管电流和电压总的瞬时值比较麻烦,而分别计算静态值和交流量,则要简便得多。
关 键 词:静态值 交流负载线 放大电路 三极管 微变等效电路 直流负载线 交流量 电压放大倍数 最大不失真输出 输入信号
分 类 号:G434[文化科学—教育学] G728[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