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光天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60-67,共8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摘 要:一、鄂温克人的部落与氏族 根据调查和文献记载:清末,鄂温克族共分为十四个大部落,他们居住在许多河流的两岸,因此部落多以河名为部落的名字。例如住在“雅鲁河的鄂温克人叫做“雅鲁千”,意即住在雅鲁河的人。除此之外。阿伦河、格尼河、纳敏河、莫合尔图、特尼河、莫尔格河、贝尔茨河、金河等流域都有鄂温克人的部落。 每个部落都由两个以上的“哈拉”式“奥毛克”(氏族)所组成。索伦鄂温克人有三个比较大的氏族,即杜拉尔、涂克冬、那哈他。额尔古纳河的鄂温克人有四个人氏族。 “哈拉”是满洲语,意即“姓氏”,一个“哈拉”的人,就是一个祖先的后代,同一氏族的人。 氏族的名字都含有一定意思,如“杜拉尔”是“在河旁住的人”之意,“涂克冬”是“在秃山底下住的人”之意,“那哈他”有“在山南坡住的人”之意。 每一“哈拉”(氏族)下又分若干“毛哄”(大家族)。祖先如果是四个儿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