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明政
出 处:《文史哲》1982年第5期61-66,共6页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摘 要:下面是赵明政和傅继俊各自谈《西游记》的两篇文章,连同本刊去年第五期发表的陈澉一文,读者自会发现,三文观点各异,分歧颇大。《西游记》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之一,它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影响直至今天。人们对《西游记》这样内容较为复杂的古典作品,认识上存在分歧,是可以理解的,争鸣也是必要的。从上述分歧可以看出,对作品的不同认识,还与对文艺学中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的看法相联系,诸如文艺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审美特征,文艺如何反映生活和影响生活,有关形象和典型的理论见解,如何看待《西游记》这种“神魔小说”,特别是怎样用阶级分析法去评论作品中的思想和人物等。联系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其意义又不限于该小说的研究。应该看到,如何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评价古典文学作品,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问题,为此,我们的讨论不应陷于枝节问题的纠缠,而要努力注意理论深度,以促进我们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殷切地期望文学史界的朋友们,同样地殷切期望理论界的朋友们,都来关心我们的讨论,更祈广大读者热情支持,踊跃参加争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