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18 [2]西南大学哲学系,重庆400715
出 处:《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6-41,134,共7页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问题研究"(11BZX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祛弱权:生命伦理学的人权基础研究"(09YJA720028);中国博士后第5批特别资助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生命伦理和法律研究"(2012T50698);中国博士后第52批面上资助项目"生命伦理的前沿问题研究"(2012M521664);重庆市博士后研究人员特别资助一等项目"祛弱权视阈的现代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及法律问题研究"(渝xm20110100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人权视阈的应用伦理问题研究"(2011HQZZ01)
摘 要:康德的人权思想有其特定的哲学背景,并以其独特的人性理论为基础。这一人性理论不仅蕴含着人权的根基即人权本体,必然地规定着人权的拥有者即人权主体,而且还内在地蕴含着人权实践的必然要求。人权本体、人权主体和人权实践可以看作是建构康德人权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Kant’s human right thought has its specific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and has its unique foundation of humanity theory which not only contains the basis of human right i.e. noumenon of human right but inherently implies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the practice of human right. The noumenon, subjects and practice of human righ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three elements in constructing Kant’ s theory on human right.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