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江
出 处:《戏剧之家》2013年第12期78-78,共1页Home Drama
摘 要:在曲艺界,最高雅的鼓书类应属子弟书。"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则始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八角鼓"条目中说:"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其中"手击之以节歌"说明八角鼓已是为歌唱伴奏的乐器了,而且这种演唱形式在北京已经形成。满族旗籍子弟演唱"八角鼓"的兴起约在乾隆中叶以后,先后有过岔曲、群曲、拆唱、单弦、双头人等几种演唱形式。其中单弦为一人自弹自唱;双头人是一人持八角鼓击节演唱,一人以大三弦伴奏,故名。后双头人也统称单弦。岔曲是所有演唱形式中最主要的曲调,也是产生最早的曲调。创始人为文小槎。岔曲的文体最基本的格式为六句,而后随内容情节的充实以及演唱的需要逐渐扩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