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书

作品数:286被引量:23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郭晓婷王美雨崔蕴华李芳尹变英更多>>
相关机构:临沂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造《刺虎》与经典终结——兼论戏剧经典生成的偶然性
《文艺研究》2024年第12期65-76,共12页张诗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戏曲选本叙录与珍稀版本集成研究”(批准号:23&ZD283)成果。
清代传奇《铁冠图》中的《刺虎》折子戏,因梅兰芳1930年赴美演出临时加演大获成功而成为昆曲经典,又在“戏改”时期的历史顿挫中被艺人自觉禁演。其间,《刺虎》经历了戏曲、诗歌、子弟书、小说、话剧等多种文体的文本互动,以及昆曲、京...
关键词:地方剧种 舞台演出 铁冠图 戏剧经典 移植改编 偶然性 昆曲 子弟书 
一段被湮没的俗文学学术史--兼论贾天慈的子弟书研究
《东岳论丛》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车振华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冯沅君的学术历程与学术思想研究”(批准号:22CZWJ10)的阶段性成果。
贾天慈是较早从事子弟书收藏和研究的重要学者,由于时代原因,其生平事迹湮没不彰,学术著述亦不为学界知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致关德栋的两通信札中,可以窥见其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一斑。信中透露了他已经完成和准备开展的子弟书研究情...
关键词:贾天慈 关德栋 子弟书 
东北二人转
《新少年》2024年第3期8-9,共2页刘嘉陵 王天抒(摄影) 
在东北,二人转可谓家喻户晓。同有些剧种相比,二人转可能没有那么高贵典雅,但却吸纳了很多艺术元素,比如秧歌、莲花落、东北大鼓、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子、民间逗眼和杂耍,等等,流传了三百多年,它的唱本语言通...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 东北大鼓 艺术元素 皮影戏 子弟书 莲花落 高贵典雅 评剧 
借镜和再创——论大调曲子对子弟书《露泪缘》的移植和改编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106-115,共10页王文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民间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246)阶段性成果。
现存河南南阳大调曲子《红楼梦》曲目有14篇改编自韩小窗的子弟书《露泪缘》,可见《露泪缘》对《红楼梦》传播的重要中介作用。大调曲子艺人根据曲牌词格和情感抒发的需要改编《露泪缘》,这种再创作体现了大调曲子的艺术特色。大调曲子...
关键词:子弟书 《露泪缘》 大调曲子 《红楼梦》 
《长生殿》子弟书中杨贵妃形象探究
《戏剧之家》2023年第28期9-12,共4页邓雅楠 
取材自《长生殿》的子弟书共计13篇。与之前文学作品中痴情专一的杨贵妃形象不同,《长生殿》子弟书中的杨贵妃更具有世俗化,旗人化的特点。究其原因与子弟书创作者八旗子弟的特殊身份和清朝时期满汉文化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长生殿》子弟书 杨贵妃形象 世俗化 旗人化 
“三言二拍”子弟书论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8期102-105,共4页张碧怡 
“三言二拍”子弟书是指取材于明代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的说唱文学作品。子弟书作者选取“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篇目,对其情节进行增删,对环境进行更细致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进一步的刻画,为故事创造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生命。“...
关键词:“三言二拍”子弟书 改编 
论京韵大鼓《探晴雯》中晴雯和贾宝玉的形象塑造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3年第23期3-5,共3页鲍震培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晚晴至民国时期京津沪报刊曲艺资料整理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1BB029。
京韵大鼓《探晴雯》源自《红楼梦》题材的清代子弟书,塑造了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清清白白却遭谗害被冤死的俏丫环晴雯和具有平等意识、重情重义的怡红公子贾宝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至深。《探晴雯》因此成为《红楼梦》曲艺改编中...
关键词:子弟书 京韵大鼓 《探晴雯》 晴雯 贾宝玉 
红楼遗韵 别样回响
《半月选读》2023年第11期5-10,共6页
自《红楼梦》文本全璧刊行流布始,伴随着受众对《红楼梦》本事的喜爱和对“红楼”文化的深层次需求,出现了围绕《红楼梦》而创制改编的红楼戏、红楼评点、子弟书、弹词、红楼绘画等一系列《红楼梦》衍生艺术形态。本期热点阅读栏目以“...
关键词:子弟书 文本传播 《红楼梦》 红楼戏 全璧 弹词 主题词 遗韵 
阳春白雪子弟书
《戏剧之家》2023年第10期48-50,共3页郝晓光 
子弟书是具有自己独特风韵的民间曲艺,它体现着清朝文人的情怀和文采。子弟书由胜到衰的过程对说唱曲艺的影响深远。其叙事结构工整,语言表现高雅,反映内容丰富。本文旨在对子弟书现存的文献进行研究整理,发掘其文化价值,发扬中华民族...
关键词:子弟书 流派 兴衰 艺术性 思想性 
清代子弟书与其他民间曲种分野——以《绝红柳》褒贬意境为例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109-114,共6页耿柳 
清代子弟书《绝红柳》是一篇非常独特的作品。其对清代流行的多种曲艺表演形式有所描写,又涉猎较多清代民俗,是研究清代曲艺及民俗的珍贵资料。后人解读此曲多评价其为揭露关东书曲艺人郭维屏的种种缺点,实与本曲作者表达的褒贬之意相...
关键词:子弟书 大鼓 俗文学 《绝红柳》 韩小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