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

作品数:139被引量:6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冯志莲胡晓旭胡晓旭齐向军毛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音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大鼓音乐结构及其非遗传承理念探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4年第6期110-115,共6页魏清阳 马卫星 
东北大鼓是中国北方汉族民间说唱艺术。其音乐结构以主要音乐曲牌为根底,以辅助音乐曲牌增补为特色,具有多变性,这也促生了其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东北大鼓音乐结构的多变性与润腔技法的即兴性有所关联。东北大鼓润腔技法的主要特征是字...
关键词:东北大鼓 音乐结构 非遗 传承理念 
文旅融合:东北大鼓活化传承发展新路径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104-106,共3页符小娟 
2023年黑龙江省艺术科研规划共建项目《文旅融合视阈下东北大鼓艺术活化传承发展研究》(2023D023);2023年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利用松花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研究》(YWF10236230108)。
东北大鼓是中国一种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曲艺艺术形式,随着时间推移和文化环境变化,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喜欢这门曲艺艺术。新时代,国家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东北地区文旅事业不断发展,赏景、美食、曲艺成为全国关注目标,东北大鼓应当乘...
关键词:文旅融合 东北大鼓 传承发展 
鞍山市东北大鼓的传承与发展
《读天下》2024年第26期0105-0107,共3页吴虹历 
东北二人转
《新少年》2024年第3期8-9,共2页刘嘉陵 王天抒(摄影) 
在东北,二人转可谓家喻户晓。同有些剧种相比,二人转可能没有那么高贵典雅,但却吸纳了很多艺术元素,比如秧歌、莲花落、东北大鼓、皮影戏、太平鼓、霸王鞭、子弟书、评剧、河北子、民间逗眼和杂耍,等等,流传了三百多年,它的唱本语言通...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 东北大鼓 艺术元素 皮影戏 子弟书 莲花落 高贵典雅 评剧 
沈阳东北大鼓说唱百年风骨
《侨园》2023年第12期56-57,共2页隋丽 尹忠华 
东北大鼓产生于民间,其表述内容多样化,东北民众听之熟悉、觉之亲切,富有浓郁的关东气息,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如今历尽沧桑,辉煌百年的东北大鼓,已成为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沈阳东北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关键词:东北大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尽沧桑 内容多样化 地域特色 百年 
音乐院校开展“曲艺音乐”课程思政的素材与路径初探
《音乐生活》2023年第8期74-78,共5页商树利 张若琦 
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课题:“音乐院校开展“曲艺音乐”课程思政的素材与路径研究”(20211s1zhzwzz-01)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课题研究背景及动机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始终在全国名列前茅。仅从音乐文化建设来说,便拥有中国共产党于1938年创办的“延安鲁艺”的后裔,使之具有“红色基因”的音乐文化薪火相传。辽宁省在曲艺表演...
关键词:单弦牌子曲 山东琴书 曲艺音乐 音乐院校 曲艺表演 延安鲁艺 音乐文化建设 东北大鼓 
民间说唱“大鼓书”
《侨园》2023年第7期58-59,共2页杨英军 尹忠华 
东北大鼓是一种地方性的曲艺形式,因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三省而得名,历史上曾有“奉天大鼓”“辽宁大鼓”之名。沈阳、大连、锦州、鞍山等地均有各具特色的东北大鼓。2006年,岫岩东北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键词:东北大鼓 曲艺形式 民间说唱 民间曲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东北三省 大鼓书 
凤随云去 余韵犹存——追忆西河大鼓名家陈凤芸先生
《曲艺》2022年第11期27-30,共4页郝少宝 潘侠风 
2022年8月19日下午,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陈凤芸先生在天津逝世,告别了她挚爱的西河大鼓艺术,走完了86年的不凡人生。1937年,陈凤芸在辽宁沈阳出生,自幼随父学艺。她的父亲陈贵昌是位东北大鼓演员,中年时期从东北来到天津开始说书献艺。...
关键词:西河大鼓 东北大鼓 辽宁沈阳 陈凤 陈贵 
鼓韵弦音六十载——刘兰芳谈东北大鼓
《音乐生活》2022年第9期93-96,共4页高旭 
辽宁省社科联2021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课题“数字人文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2021lslhzqn-11)的研究成果。
一、唱东北大鼓是我的童子功我是辽阳人,1944年生于艺人家庭。我的母亲和两个姨娘、表姐都是唱东北大鼓的,过去叫“奉调”[1]。另外,我的表哥,就是我姨娘的孩子弹三弦。新中国成立前,他们都是在小河沿的凝香榭献艺。像我妈跟霍老师[2]...
关键词:童子功 我的母亲 刘兰芳 家庭熏陶 新中国成立前 忆真妃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东北大鼓为例被引量:9
《传播与版权》2022年第1期109-111,共3页徐晴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学术论文写作工坊成果。
东北大鼓是辽宁省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它唱腔优美流畅,曲调丰富多变,反映了东北地区人民的世俗生活、趣事轶闻或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大鼓逐渐淡出...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大鼓 新媒体 传播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