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象模式论略——具象与喻象之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云绶 刘锋杰[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54-63,共10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一以少总多,言近旨远,通过一斑而见全豹,借用有限而透射无限,或者说,个别与一般相统一,已被证明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根本规律。众多的文学研究著作、评论文章都曾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的阐述。不过,如果仔细地思索一下的话,我们就会不无遗憾地发现:当人们阐明与坚持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规律时,往往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即文学形象的个别是怎样涵容一般的?或者说,文学形象的个别与一般是如何融合的?由于对这一问题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文学形象的基本模式的研究也就一直未能独立地展开,对文学形象中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的认识也就落后于丰富多采的创作实际。我们常常只知道某一种文学形象模式,忽视了个别涵容一般的不同方式。因而,关于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许多问题的研究也就难免陷入片面性的处境。

关 键 词:形象模式 文学形象 象征主义 形象体系 创作方法 厨川白村 现实生活 叙事作品 研究著作 评论文章 

分 类 号:I0[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