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振武[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学院政教系
出 处:《江汉论坛》1989年第6期9-15,共7页
摘 要:近年来,笔者提出了选择论的哲学设想。然而,一些论者仍然囿于传统的哲学范式,试图把选择问题纳入反映论中来解释。他们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认为所谓选择就是从客观给定的、自在的、多种多样的对象和现象中,在同一时间内主体有选择地反映其中极有限的某几个客体,并在人脑中通过感觉形成相应的主观映象。从现代科学来看,对选择的这种理解是直观的、消极的。事实上,选择不仅有被动的一面,而且还有能动的一面;不仅有单向的一面,还有双向的一面。双向选择的过程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选择论回答的不是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本体论问题,而是主客体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方法论问题,既超越了唯物论,又超越了唯心论。在这里,笔者拟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