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林[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
出 处:《人文杂志》1989年第5期65-70,共6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摘 要:《管子》,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奇书,其中“《侈靡》大奇,宿儒难解”,它所提出的侈靡政策,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显得尤为奇特。郭沫若认为,《侈靡篇》“主张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兴工,大量就业。消费大,然后生产才可以促进;工作机会多,然后人民才不致失业”。胡寄窗、巫宝三也认为,它主张在产品积压、生产不振时,以侈靡消费促使生产振兴。这些解释都有将古人思想现代化之嫌,难以使人信服,因为生产过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时期才产生的。本文作者认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