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志荣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3期71-77,共7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唐代著名画家毕宏,一日见张璪作画,惊异、赞叹不已,更以其用秃笔、或以手涂摸绢素为怪,因问张璪所师。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为之绝倒,从此搁笔不画。事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璪所言,一语道破天机。画道画技,自有区别。张璪之艺,非技也,真道也。故外师造化,得自然之道;中得心源,获人之精英。于是生成艺术生命。同代人符载,言张作画,“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其终乃“投笔而起,为之四顾”。类乎庄子所言解牛庖丁。其画,则“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后人因张璪《绘境》亡佚,仅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八字,深为惋惜。然此八字之中,已涵对艺术生成问题的精湛见解。自老庄及《乐记》以降,历代不乏精当阐述,至张璪终于铸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语。本文试图纵观诸家所述,就张璨所论之外范内源,以及相关的主体感悟方式等生命生成问题,作初步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