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桂宾[1]
机构地区:[1]华东师大中文系,200062
出 处:《汉语学习》1993年第1期25-29,共5页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摘 要:明确而简洁地传达信息是省略这种语言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的省略既是语言使用者的要求,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汉语里,语法学者对省略问题的回答是见仁见智。现对省略句研究情况作以下概述。 一、省略句本体认识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对省略现象已有所认识,并作了初步分析。它有两点贡献:①分析了省略的原因是由于对话、承上、命令或避重名而省。②指出非省略现象:“无属动词,本无起词,‘有’‘无’两字,间以同焉。”即认为存现句和其他非主谓句没有省略起词(主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首次给省略界定的是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凡比平常句子形式缺少某部分者,叫做省略法。王力的研究进了一大步:一是把省略看作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它的表达功能“非但简洁,而且顺口……切误认为省略是一种缺点”。二是指出省略多半由承接法而来,此外还有习惯的省略,包括替代法的习惯省略和称数法的习惯省略两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