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学典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1991年第1期29-34,共6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剪伯赞对历史学社会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强调革命性(现实性)到宏扬科学性的曲折过程。大体说来,在解放前,他着重于前者,到解放后,他则把后者逐步放到突出的位置上,乃至于后来提出了“科学性第一”的卓识。翦伯赞对历史学科学性质的把握我们已作论述,为了完整地检阅他关于史学的社会作用的理论,从而从一个侧面看一下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对这一问题的见解的变化,这里,我们主要论列他对于史学的革命性的阐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学是人民革命的教科书和变革现实的战斗指南,是翦伯赞对这一历史时期历史学社会功能的总体认识。在他看来,历史学从来就是一门具有高度党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他说: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记述及其指导”,“历史不是谎造的故事小说和神话,所以它不是少数人‘有趣的音乐’,而是人类在其生活的长期斗争中所展开的社会经济形态之发生发展与更替的相续的诸过程。
关 键 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研究历史 经验教训 史学家 历史创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翦伯赞 社会作用 中国人民 科学性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