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兆凯
出 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16-20,15,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摘 要:一 商业政策的变化 我们习惯于把重本抑末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国策,事实上,两者的发展过程并不同步。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这确实是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国策。但是,对商业的政策,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至少在战国以前,商业并不被轻视。《周礼》就把商贾与三农之生九谷,百工之制造八枋并列。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管仲提出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论,把工商与士农并列,说明管仲对商业活动有充分的认识。春秋时代的另一大思想家孔子,虽然反对他的学生学稼做工,但不反对其学生从事商业。他的门人端木赐是卫国的大商人,孔子把他与其最称许的门人颜回相提并论,对其人格评价也甚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