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

作品数:9772被引量:5289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子今龙文玲刘军晋文孙景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道武帝塑“行次”与北魏前期文学的发展
《民族文学研究》2025年第2期98-107,共10页龚艳 
出于反制晋朝的需要,道武帝拓跋珪否定晋朝法统,为北魏厘定了上承周、汉的行次秩序。这一行次的制定促使晋朝、晋臣成为文学书写的敏感话题,同时也使得晋朝以来的文学新风趋于消歇。首先,北魏前期文人在颂文中掩盖曾经引以为豪的尊晋功...
关键词:北魏前期 行次 宗经复古 四言诗 汉大赋 
长者之言
《学习之友》2025年第3期9-10,共2页刘羽 
公元一世纪初,一天汉光武帝刘秀在等待着一位臣下的觐见。这个人叫刘昆,官声甚好。坊间流传着他的两个传说——其一,刘昆早年在江陵做县令时,某一天,县内突然发生火灾,刘昆居然对着延烧过来的大火跪了下来,然后恭恭敬敬地磕起头来。而...
关键词:光武帝刘秀 坊间流传 江陵 
汉代儒家发展的制度取向
《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第3期8-8,共1页李磊 
在中国政治史上,汉武帝是最重要的制度更张者之一。他接受儒家改制的政治主张,以“王道”缘饰“霸道”,取代汉初的“无为之治”,成为“汉家制度”的一大改变。陈寅恪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
关键词:张者 无为之治 中国政治史 儒家学说 陈寅恪 汉代儒家 汉武帝 
南齐武帝时代“以佛化治国”传统的继承和推演
《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2期29-39,共11页周胤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基本问题重审与方法论新探”(项目号:2022CDJSKZX01)阶段性成果。
自佛教传入中土,转轮王观念和以佛化治国的政治理念随即东来。南朝之际,受到宋文帝积极于“释氏之化”的影响,南齐竟陵王萧子良进一步推广这种教化,其积极劝请齐武帝断杀受戒并登佛教转轮王位,推动武帝以佛法化民成俗。这些教化模式对...
关键词:齐武帝 萧子良 转轮王 菩萨戒 
西汉武帝时期“三争车师”探究
《今古文创》2025年第8期77-80,共4页卑子涵 
2024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新出汉简所见丝绸之路上民族关系”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LJ112410167034);辽宁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汉武帝时期的三争车师探究”。
本文借新出土之西北汉简相关研究,并借鉴交叉学科的思路,以探讨西汉、车师、匈奴三者互动过程中的战略考量。在“三争车师”的历史进程中,西汉与车师的关系自对抗渐趋缓和,车师充作西汉对匈奴作战的安全缓冲区,而匈奴为弥补自身的战略损...
关键词:车师 西汉 匈奴 汉武帝 西域 
秦汉时期南越国的兴与衰
《春秋》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林言顺 
南越国是汉高祖三年(前204)由赵佗在岭南建立的地方政权,存5世,共93年,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被汉朝军队击灭。南越国虽存世不足百年,但它是岭南历史的重要一页。凿渠筑路秦皇平岭南,南越国的疆域位于五岭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和越...
关键词:南越国 元鼎六年 秦汉时期 赵佗 越南北部 汉高祖 原始社会末期 汉武帝 
陕西发现西汉列侯墓园 墓主或为汉武帝时期最后一位丞相
《党建文汇(下半月)》2025年第2期61-61,共1页
2025年1月6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为配合土地储备工作,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24年对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小堡子村东南的小堡子西汉列侯墓园开展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近700座,尤其是在地块东北部发现了相对独立的大型墓园,规模宏大、随葬丰美...
关键词:田千秋 考古发掘 墓主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富民侯 列侯 汉武帝时期 堡子村 
东汉光武帝与封禅礼
《文史知识》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王尔 
封禅礼是受命的帝王向天宣示自己功德的仪典。封者,指封存告示神明的文书于土石中,告白于天。禅者,指祭地之礼。司马迁曰:“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董仲舒曰:...
关键词:东汉光武帝 封禅礼 改朝换代 帝王 董仲舒 司马迁 
宽严相济方可事成
《党员干部之友》2025年第2期33-33,共1页王莹 
《容斋随笔》中讲述了一则西汉汉武帝刘彻和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治理盗匪问题上采取不同策略而效果迥异的历史,并得出“为治盗,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宽,其效可睹也”的结论。面对盗贼滋起、民不聊生的局面,汉武帝颁布以惩罚为重点的法规,...
关键词:汉武帝刘彻 盗匪问题 光武帝刘秀 《容斋随笔》 宽严相济 东汉 西汉 
宇文氏的族属与发展史——基于北周武帝遗传谱系的考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蒙海亮 于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至九世纪北方民族谱系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2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鲜卑勋贵族源与演化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批准号:KLH13221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先从史源的角度探索宇文氏“鲜卑”“匈奴”身份的形成,认为“宇文为鲜卑”的观念更早出现,是魏晋隋唐时人的主流观念;《魏书》“宇文匈奴说”的产生可能是东魏、西魏法统争夺的产物。武帝的父系、母系遗传类型在古代主要分布于蒙...
关键词:史源 鲜卑说 匈奴说 民族融合 古基因组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