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德维
出 处:《中原文物》1990年第1期76-82,共7页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摘 要:我国在“二里头文化”的后期,已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青铜礼器和兵器。而商和西周,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期,据邹衡先生的研充,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达到了青铜铸造技艺的高峰。主要表现在合范(组合陶范)铸造的运用自如,具体标志是一些重器如《司母戊方鼎》重达875公斤;殷虚文化第三期的牛、鹿二方鼎各重达350公斤。周康王时的《大盂鼎》也重达153.5公斤。此后,中原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几乎一直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没有什么新的重大的突破。楚的青铜铸造技术是从中原学习来的。楚学习中原的铸造技术,最初是全部的仿效,从器型、纹饰到铸造方法,均依葫芦划瓢。
关 键 词:曾侯乙墓 中原地区 青铜铸造 商代青铜器 青铜礼器 二里头文化 鼎盛期 青铜文化 楚墓 兵器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