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涌泉
出 处:《文献》1990年第2期262-262,共1页The Documentation
摘 要:《文献》1989年第3期载王旭光同志《对【史讳举例】的一条补充》一文,据清人王玉树著《说文拈字》所云"明末改‘校’为‘挍’,避熹宗讳也",指出"明季刻书避熹宗讳,既改‘校’为‘较’,且改‘校’为‘挍’,从而修正了陈援庵先生《史讳举例》所云"明季刻本书籍……‘校’多作‘较’"的说法,读后令人很受启发。这里笔者想再作三点补充:(一)明季刻书"校"避讳作"挍",已见于明人著述。明末张自烈编《正字通》手部下云:"明避御讳,校省作挍。"是其证.(二)入清以后,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不忘故国,仍或书"校"作"挍".至于阮元撰《十三经校勘记》,"校"字皆书作"挍",则似与避熹宗讳无涉.(三)"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