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时上海人怎样看租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绍霆 

出  处:《史林》1989年第2期56-61,35,共7页Historical Review

摘  要:上海的租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已经消失了四十多年。过去,人们把租界同“外国冒险家的乐园”、“被出卖的城市”联系在一起。近来,人们在谈论上海租界时,又往往认为,它既象征着黑暗,又孕育着光明。看法变化之大,令人吃惊。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人们对租界看法的变化并不自今日始。租界出现之初,上海人称之为夷场,把它目为化外蛮夷者所居之地,带有鄙弃的味道。时隔不久,一个更为流行的称呼——洋场,代替了夷场。十里洋场之说今天还为人熟知,而最初所用的夷场反倒陌生了。夷洋一字之差,含义出入非常明显,这种叫法的变化表明了上海人对刚刚设立的租界的看法也在变化。本文所要考察的即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租界设立之初,直至19世纪末这一阶段中,居住在上海的人们对于租界看法的变化情形。

关 键 词:公共租界 上海租界 上海钱庄 清政府 小刀会起义 历史现象 四明公所 知识分子 法租界 上海人 

分 类 号:K1[历史地理—历史学] K2[历史地理—世界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