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为善[1]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汉语学习》1989年第1期16-19,共4页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摘 要:笔者在一些文章中多次提到汉语音节组合中后置单音节具有粘附性这个特点,然而对这个命题本身却并没有加以论证,也就是说经常被用作论据的命题本身也是应该加以论证的。本文即试图用“假设——演绎”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1986年笔者曾发表了《现代汉语三音节组合规律初探》一文,文章中提到现代汉语的三音节段中,1+2形式多数为动宾结构,而2+1形式则多数为偏正结构,并通过音段的缩减和扩展证明了“动宾”和“偏正”分别对1+2与2+1的音节组合形式有一种选择关系。那么接着值得探讨的是为什么不同的结构形式与不同的音节组合形式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呢?进一步分析发现:三音节段的动宾结构(如“运粮食”、“缝衣服”、“清仓库”、“收麦子”)在意义上都是两个概念的组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