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善

作品数:24被引量:37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构式汉语双音化承继构式义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对外汉语研究》《语言科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双音化效应再探被引量: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06-112,共7页吴耀根 吴为善 
双音化是中古时期汉语发展中出现的特定现象,是汉语韵律的一个基本形式,也是汉语韵律句法研究最重要的起点之一。通常认为双音化是个很简单的现象,即两个音节的连缀,是汉语词汇的主要形式。笔者认为,汉语的双音化现象看似简单,其实不简...
关键词:双音化 两字组 层级体系 词法构式 概念整合 
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及其语篇整合效应被引量:10
《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石慧敏 吴为善 
"顺序范畴"是汉语中典型的句法语义范畴,"顺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的顺序,指语言符号编码的顺序(即"语序");另一类是隐性的顺序,指某个名词性词语蕴含的、在特定构式中可能被激活的语义等级序列。本文探讨的是后一种顺序范畴的表现...
关键词:顺序范畴 图形一背景 量级模型 激活 预设 
“能性否定+疑问代词”组配的主观小量评述及其理据解析被引量:13
《语言科学》2014年第1期55-65,共11页吴为善 顾鸣镝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规划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3YJC40010)的资助
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理论,讨论"能性否定+疑问代词"组配形式的主观小量评述的话语功能,其中能性否定指某些"V不C"形式;疑问代词选择"什么、哪里、多少、多久",主要是后置于动词的"虚指"用法;"主观小量评述"是会话含义的概括,是语义层面的"...
关键词:能性否定 疑问代词 理据性 构式承继 
词语[±积极]语义特征的句法投射及其认知解释
《对外汉语研究》2013年第2期130-141,共12页吴为善 高亚亨 
本文讨论的词语的[±积极]是一种跨实词类的语义特征,传统词汇学称为"褒贬义",属于附加意义层面,指通过概念意义表现出来的说话人的感情或态度,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能具有此类特征。词语[±积极]的语义特征不仅是词汇层面的表征,...
关键词:认知语法 语义特征 句法投射 心理预期 
事件称谓性NV结构的来源、属性及其整合效应被引量:5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2期59-66,共8页吴为善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资助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背景,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的事件称谓性NV结构(2+2)的来源、属性及其整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试图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NV结构的来源与自主动因;(2)NV结构的属性与构...
关键词:概念整合 构式强制 事件称谓 统计优选 
“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被引量:33
《汉语学习》2012年第4期3-13,共11页吴为善 
现代汉语"V起来"构式可以形式化为"NP+V(O)起来+A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较为常见的表达格式。本文立足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V起来"构式的历时承继、内部差异以及话语功能进行考察,并讨论该构式与英语中动句的差异,具体包括四个问题:(1)"V...
关键词:V起来 构式义 承继链接 话语功能 中动结构 
“NP_受+VP_t+QM”句式的多义性及其同构性解析被引量:7
《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2期147-157,共11页吴为善 
本文立足认知功能语法观,指出现代汉语"NP受+VPt+QM"所包含的三类句式虽然在语义上有差异,但具有同构性,并对此进行了论证和解释。本文认为实体计量(A式)、事件计量(B式)、时段计量(C式)具有共同的构式理据,不同类型的量词实现了同一个...
关键词:同构性 事件类 构式义 主观性 移情 
“A不到哪里去”的构式解析、话语功能及其成因被引量:105
《中国语文》2011年第4期326-333,383,共8页吴为善 夏芳芳 
"A不到哪里去"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口语表达式,也是一个典型的"构式"。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认为,构式作为一个整体表达式,表达的是构式义,体现了说话人对情景的识解,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本文主要立足"A不到哪里去"这个构式,...
关键词:构式 主观化 有限量 理据性 承继关系 
递进性差比义构式及其变异——“一M比一M+VP”的构式成因探讨被引量:18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48-54,共7页吴为善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很常见、很能产的句子,句法形式为"一M比一M+VP",可以定性为"递进性差比义"构式。本文借鉴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对该格式加以全面的考察,分为A、B、C、D四种变式,并对各种变式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该构式的成因进行认知范...
关键词:差比 遍指 构式 承继性 
自致使义动结构式“NP+VR”考察被引量:12
《汉语学习》2010年第6期3-11,共9页吴为善 
汉语自致使义构式"NP+VR"属于"弱致使义"范畴,构式义体现了一种"非预期的过量后果义"。从话语功能来看,该构式往往表达了在某种条件下所产生的主体非可控、非自主的生理或心理上某种消极性的状态变化。本文主要对汉语自致使义构式"NP+VR...
关键词:动结式 构式义 自致使 致使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