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懿禾[1]
出 处:《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4年第2期67-69,共3页Practical Journal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2AA021001)
摘 要:如果将药物比喻为天使手中的一把“双刃剑”,那么糖皮质激素无疑是最经典的例子。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态度和看法,可谓是“爱恨交加”,两个多世纪以来,争议连绵不绝。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期间,糖皮质激素救过许多性命,也造成许多难解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医生们用之心悸,弃之不舍。2011年我国发布了《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导原则》[1],以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最大限度降低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该指导原则明确指出:免疫抑制剂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措施。糖皮质激素是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尤其长期应用又具有明显不良反应,甚或影响器官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内应用的相关临床问题进行粗浅探讨分析。
关 键 词:糖皮质激素 适应证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肝移植 移植术(医学) 围手术期 肝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 肝移植受者 免疫抑制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