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长林
出 处:《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30-41,共12页Confucius Studies
摘 要:本文认为儒家从社会整体出发,以人为社会管理的出发点,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等级结构系统,而个人,首先是国家领导人的道德修养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关键。文章着重分析了儒家关于“群”的概念,指出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分”与“和”,是儒家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仁”和“礼乐”则是“分”与“和”在管理学中的具体化。作者从信息论的角度对孔子的正名理论做了新的阐发,认为孔子重视“诗”,力主“正名”和远佞人,直接目的是为了使民族语言具有统一和确定的语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可靠的通信联系,实现有效的管理。而那种认为孔子“正名”本身即在于恢复礼制的传统观点,缺乏根据。本文提出,儒家社会管理学的特点是:重视社会整体调节,注意利用心理因素和制约机制;在等级制度的范围内允许个性发展;启发人的廉耻,防重于治;尊重曾使我国原始社会特别昌盛发达从而留传下来的血缘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