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时期民役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诸祖煜 

出  处:《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6期18-21,共4页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摘  要:隋役的繁重在文帝时已见其端。开皇及仁寿年间,建大兴城,修陵墓,营宗庙,凿漕渠,开山阳渎,攻高丽等,动员人数颇亦众多。但隋役的苛重主要在炀帝时期。大业年间,民役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扰民之甚,危害之深,不仅远过于文帝,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究其特点,约有以下数端。一、侈大性。炀帝时民役规模巨大,在封建王朝中,可谓首屈一指。即以秦与之相比,似亦瞠乎其后。秦之役以造阿房、营骊山规模最大,动用人数约七十万人。而炀帝时,征发人数超过百万者,至少便有五次。如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①。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②。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③。四年正月“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④。七年,为准备辽东战事。

关 键 词:民役 营建东都 中国古代历史 隋末农民起义 民本思想 高丽 隋朝 特点 通济渠 农业生产 

分 类 号:G633.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