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念平
出 处:《当代电影》1987年第5期21-32,共12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在展开我们的讨论之前,有必要作两点说明; 1.材料对于影象构成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作为形式构成原素的材料,包括线条、色彩,影调、光学透视运动等。是摄影师用以表述思想、情感的电影语言符号。②作为被摄对象的材料,包括了所有自然界能被胶片所记录的物质,它是感光材料所接收的信号源。③作为影象物质载体的材料,包括胶片以及与处理胶片相关联的摄影机、光学镜头、照明器材等,它是构成影象的物质材料系统。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仅以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影象物质载体的材料作为考察的座标,并以此规范我们的考察区域和方向。2.作为影象物质载体的材料有两个意义层次。①工艺学意义层次。它探讨的是胶片、摄影机、光学镜头的制造、生产和加工问题,属技术科学的研究范畴。②电影艺术意义层次,它探讨的是胶片、摄影机、镜头、照明器材等在摄影艺术系统中的美学位置和艺术功能,属技术美学范畴。所以,作为影象物质载体的材料,不仅是表现电影摄影艺术的一种物质技术手段,而且是构成电影摄影艺术系统的一个美学原素。对它的研究既具有工艺实用价值,又具有美学理论价值:本文准备着重把材料作为电影技术美学中的一个课题来进行考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