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念

作品数:418被引量:152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旭光胡克胡文谦周星陈犀禾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电影理论的主体性迁移与空间再造
《文化艺术研究》2025年第1期87-87,90-92,共4页周安华 
新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研究有两个关键词很重要。一个是“流变”,即一百多年的电影观念及其艺术范式是如何演进的,而中国电影理论又是如何流转的,其中的意识涌动、美学论争及其形态肌理,很值得深入探讨。另一个是“机制”,即理论内部各要...
关键词:电影观念 当代电影 新时期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发展 艺术范式 流变 空间再造 
从有形之物到无形之思——爱森斯坦电影作品中的物及其观念衍义
《电影文学》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从吴刚 刘跃兵 
赣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2000—2022)”(项目编号:414914)阶段性成果。
苏联导演和电影理论家爱森斯坦是一位极具有创造性的电影大师,在其留存于世的几部影片中可以看出,他在电影语言及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比如在其影片中独特的处理物的方式。物(体)在爱森斯坦电影中可以分为3种类别和层次,即自然之物、形...
关键词:爱森斯坦 物体 电影语言 电影思想 电影观念 
影人黄嘉谟生平事迹考及其电影观念辨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11期110-120,共11页邵梓洛 李晓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电影知识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10)的阶段性成果。
黄嘉谟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影坛,兼具影迷、编剧、影评人、作词人、影刊编辑等多重文化身份。1933年,他率先提出了“软性电影”口号,引发了左翼影评人的批驳,此后双方产生了激烈持久的争辩,史称“软硬之争”。当前,关乎影人黄嘉谟...
关键词:黄嘉谟 闽籍影人 考辨补遗 电影观念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观念的源与流
《电影文学》2024年第21期12-16,共5页王冬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编号:18ZDA262)阶段性成果之一。
面对常规电影史及后设电影史观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重返历史现场,对浩如烟海的第一手历史文献展开整理、补阙与爬梳,可以更为清晰地还原、辨识早期中国儿童电影观念生成、嬗变以及流播的历史情形。就重写电影史的学术立场而言,京津沪地...
关键词:儿童电影观念 教育电影 儿童娱乐 现实性品格 
铸鼎象物:晚清“西儒会融”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生成
《电影艺术》2024年第4期27-35,共9页李九如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项目编号:BPHR202203200)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其物质媒介维度。从铸鼎象物的传说,到礼乐制度对艺术媒介的强调,经由宋明理学、心学影响下的物质面向,再到晚清因西方冲击而突出的器物/技术式“唯物主义”,构成了一个绵延的媒介思想谱系,它同时勾连着儒家的情动...
关键词:儒家思想 西学 媒介 电影观念 
姿态与姿势的对话:德勒兹与阿甘本电影观念的交汇和碰撞
《电影艺术》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张雨蒙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身体影像溯源——论京剧对当代动作电影的美学影响”(项目编号:20CC169)阶段性成果。
姿态与姿势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关又独立的意义星丛。姿态观念在德勒兹理论体系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却可以通过它连接柏格森的时间哲学与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姿势在阿甘本的思想中则超越了审美的范畴,被归为伦理政治的领域。两位哲学家在...
关键词:姿态 姿势 德勒兹 阿甘本 时间观念 表意功能 
中国早期电影文体观念探析——以“影戏论”为中心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黎万峡 陈旭光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8ZDA262);202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启蒙大众:‘社会问题电影’研究(1923-1949)”(项目编号:KYCX24_00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电影文体”是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独特视角,它不仅主张对电影本体的回归,亦主张对电影艺术本质的透视。中国早期电影文体以虚构类和纪实类为主,主要是一种体裁层面的电影文体认识,其在奠定了中国电影文体雏形的同时又呈现出类型和文体...
关键词:电影文体 早期电影 电影观念 影戏论 民族美学 
重构电影观念与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理论进路被引量:3
《当代电影》2024年第4期39-49,共11页陈林侠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19ZDA271)阶段性成果。
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建国家文化品牌的背景下,从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美学传统建构具有创新性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思想体系,提升电影理论的世界影响力。为此,首先需要改变依赖实践经验的思维惯性...
关键词:中国电影学派 传统美学 辩证性理论 电影史经验 天人合一 
“恒转”与“业力”:梁启超的电影观念考古
《电影评论》2024年第2期31-42,共12页郝嘉兴 
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及电影,将电影的技术原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引入到著作当中,采用电影作为喻体进行阐述。他不仅重视电影,而且对于电影的媒介原理本身也有着非常清晰明确的认识。熟知了电影的技术原理之后,梁启超进...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中国电影学派 
论域外行旅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6-126,共11页陈悦 陈吉德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23ZD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早期电影艺术观念在中国早期本土语境中经历了对电影本性和电影美学不断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域外行旅的电影人在中国早期电影的艺术观念的形塑与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电影本体的探索方面,行旅者使得电影从戏剧的从属地...
关键词:域外行旅 电影本体 电影美学 编导观念 表演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