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重鸣
出 处:《应用心理学》1986年第2期6-1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摘 要:一、引言在工作和生产活动中,人们常常对自己或其他人的工作结果和行为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这就是归因。人们以此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随后的行为和环境。归因在人们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归因理论是从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有关人际知觉的实验(1944)发展起来的。琼斯等(Jones,1965)提出“相应推论”的归因模型,认为决定归因的两个关键变量是:行为与众不同的程度和合平社会要求的程度。凯利(Kelley,1973)用三种归因信息的“互变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