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盛福尧
机构地区:[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出 处:《地域研究与开发》1986年第2期58-64,共7页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摘 要:历史时期的气候是现在气候的基础.故欲详知现在的气候.必须对历史时期的气候进行研究.又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气候异常广泛出现,北美大陆一再冬寒夏暖,亚洲大陆连续北暖南冷,北旱南涝,欧洲大陆先冷后暖,而非洲大陆则持续干旱,去年初的寒潮袭击,亦甚惊人.欧洲出现了本世纪最冷的冬天,亚洲印度北部和东部以及我国华北均受其危害.这些异变在河南过去究竟出现过没有?程度如何!有无规律可寻?急应加以研究以便早日采取措施,免受其危害.河南历史气候之特点:一、整体性,二、波动性,三、大陆性,四、规律性.极端气候:一、极大旱年,为明崇祯十三年(即1640年),其表现为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水文反映强,灾情极严重.二、极大雨涝年.为清乾隆四年(1739年)其特点为雨区广,雨期长,雨势强及水文反映显著.三、特暖期为商代,据研究当时一月平均温比现在高3℃—5℃.四、特寒年,为明弘治六年(1493年)降雪大部为二至三个月.积雪很多地方深达丈余,天寒人多冻死.五、特大风年为明万历十八年,风级可达十级以上,风区遍各区,红沙蔽目,拔木毁屋.
关 键 词:历史气候 豫北 雨涝 河南省 极值 大风 寒暖 气候变迁 旱涝 豫东
分 类 号:P9[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