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仿与互文性中的创造性问题——以周星驰电影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长生[1] 

机构地区:[1]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14年第9期10-13,共4页Movie Review

摘  要:所谓戏仿,简言之即“戏谑性模仿”.早在古希腊时期,戏仿(parody)就作为对史诗的滑稽模仿(comic)和改造(transformation)而出现并为人所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亚理士多德曾在其《修辞学》中说过,“高尔斯亚说得对:应当用戏谑扰乱对方的正经,用正经压住对方的戏谑.”[1]具体而言,戏仿必须要依赖于具体的戏仿对象,也即是“源文本”.这种源文本一般都由那些众所周知的文本——比如经典文学作品,某些名噪一时的影视剧、畅销书甚至广告等——来充当.

关 键 词:戏仿 周星驰 互文性理论 亚理士多德 《大话西游》 滑稽模仿 《修辞学》 唐僧 高尔 白晶晶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