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庆榴[1,2]
机构地区:[1]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2]广东省委党校
出 处:《红广角》2014年第7期39-42,共4页
摘 要:培植学术精神<br> 部门史这个概念怎样界定?为什么要修部门史?怎样修部门史?这都是新问题。<br> 最初接触党史,有人说这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它的学科属性是政治学,或者是社会学,甚至是法学。有一位同事,明明读的是中共党史专业,得到的学位却是法学。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说党史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党史的“理论”教化功能,而淡化了它的“史”特点。还有一个现象,党史研究室为什么要简称为“党研室”,而不是名正言顺地简称为“党史室”呢?这是不是某种意识、某种情绪的流露呢?也值得我们想一想。看来,党史的“史”的方面,是不被看好的,有意无意被人忽略了,淡化了,抽走了。书写得好不好,课讲得好不好,往往只看“经验”提升得怎样,“理论”归纳得怎样,与现实结合得怎样,而不看有无史实的支撑,还提出什么要“以论代史”,“以论带史”,等等。总之,这门课给人的印象就是重条理而不重史实,有结果而无过程,有宏大叙事而少细节描述,政治味、说教味浓,而学术味不足。久而久之,党史的史学色彩被淡化了,有一分史实说一分话的传统不被重视,从史中求史识的精神也被遗忘了。这种情况让本来是历史学科分支的党史,一步步从历史学中分离了出来,自我边缘化,其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党史学科学术精神的缺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