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世芸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神话原型批评肇始于本世纪初的英国,兴盛于二战后的北美。由于其广泛的影响力,被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誉为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的真正具有国标性的文学批评。 阐明人类的共同心理经验如何体现在古代神话、宗教仪式和原型中,探索文学现象和古代神话、仪式以及原型之间的密切关系,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基本精神。神话原型批评派认为,文学艺术的产生是人的潜意识产生的结果。作为反应一个民族普遍经验和心理特征的神话和宗教仪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一种心理积淀物或一种心理气质,保存在这个民族潜意识中,作家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只有把文学创作和象征民族共同心理气质的原型联系起来,才能揭开它的内蕴和意义。 神话原型批评的产生源于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分析学。
关 键 词: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 潜意识 原始意象 “集体无意识” 文学作品 心理气质 宗教仪式 闻一多 文学创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