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美学的“移情”说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雪冈[1] 

机构地区:[1]温州师范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65-71,共7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摘  要:“移情”这一美学概念一般认为是从西方美学界输入,但由于移情是一种在创作和欣赏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它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早已得到广泛的实践,从而在我国美学史较早就出现“移情”的概念,并渗透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之中.对于我国“移情”概念与西方“移情”概念在内涵上的差别,有的论者认为:“在中国文学理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专门用作审美的‘移情’是没有的.”因为中国古籍“移情”的概念,是“指改变人的性情气质,并非文学审美的‘移情’.”也有的论者认为:“在我国古代,‘移情’只是‘移人性情’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熏陶下情志的迁化,与近代美学的移情说风马牛不相及.”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以资商榷.

关 键 词:古代美学 移情作用 审美观照 西方美学 心物交融 立普斯 梁启超 诗歌创作 移情说 物色篇 

分 类 号:B83-09[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