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宗教—美学

作品数:30420被引量:31087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玉能薛富兴陈望衡曾繁仁杨春时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美学审美美学思想美学研究中国美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趣味”与“原动力”——论朱光潜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吸收与深化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金子涵 
梁启超以“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为逻辑起点,树立了他“趣味主义”的人生观,并在此之上发展出相应的美育思想。他的人生观与美育思想影响了青年朱光潜,以至于朱光潜最早的一批作品中有着较明显的对梁启超“照着说”的痕迹。不过,系统接...
关键词:“趣味” “原动力” 梁启超 朱光潜 美育 
“文”为“心学”: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与时代分期
《社会科学辑刊》2025年第2期202-213,共12页祁志祥 
中国古代散文美学的历史演变可分为先秦萌芽阶段、汉代奠基阶段、魏晋南北朝繁荣阶段、隋唐宋元发展阶段、明清总结阶段五个时期。先秦的“文”或“文章”“文学”指文明道德,与散文最接近的概念是“文辞”或“言”“辞”。儒家的“言...
关键词:“文”为“心学” 散文美学 历史演变 时代分期 达意载道 
以“审美”合“天人”——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学理构造及文明启示
《社会科学辑刊》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罗成 
文艺美学是中华美学守正创新、开放包容、文化自信、独具特色的当代范式。作为新时期文艺美学的学科创始人,胡经之文艺美学思想的学理构造乃兴于自然,立于人生,成于完善。“人生”是其理论根基,即经由审美活动重塑人生意义。“自然”是...
关键词:文艺美学 胡经之 完善美学 中华美学再出发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美学的原创性、跨学科力作——《别现代主义审美学》评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彭哲 
《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12月底出版,是王建疆教授在该社出版的第四部“别现代”学术专著,是别现代主义在美学原理和中国自主性知识体系建设方面的独特展示。本书含括了王建疆教授多个原创性的观点、范畴,在原...
关键词:审美学 别现代主义 美学原理 学术专著 原创性 跨学科 方法论 自主性 
阿多诺线团:从卢卡奇的艺术自为到门克的审美否定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93-100,150,共9页李进书 马孝怡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西方理论话语的冲击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2024JZDZ047)。
阿多诺的艺术自主理论犹如一个阿里阿德涅线团,贯穿于卢卡奇的艺术自为观、韦尔默的自主艺术论、詹姆逊的艺术自反理论、朗西埃的审美经验自主思想以及门克的审美否定理论中。阿多诺艺术自主理论之所以被卢卡奇和詹姆逊等理论家视作共...
关键词:阿多诺 阿里阿德涅线团 艺术自主 艺术伦理 良善生活 
费赫尔后现代艺术批判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许继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东欧左翼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及其启示研究”(20BZX009)。
费赫尔是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在美学研究方面,他站在现代性立场上,对后现代艺术进行了批判性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费赫尔认为大写艺术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费赫尔指出,后现代艺术不区分“高雅”与“低俗”、不再包含乌托邦...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 大写的艺术 生活的审美化 艺术制度 
“医美”:一个身体美学的“瑕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47-54,共8页王耘 
“医美”是一个当代人类社会文化的“热词”,它既带有魔术般的科幻色彩,又尽显资本运作唯利是图的丑态。而通过对“医”字古义的还原,对“身体美学”“医美”等特定术语的分析,对医美之艺术呈像的摹写,对当代医美实况及其批判文本的回溯...
关键词:医美 身体美学 身体主体 身体形象 
“自下而上的”美学:费希纳与实验美学的初创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29-38,共10页陈巍 刘童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范式及心脑机制研究”(19ZDA043)的阶段性成果。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是心理物理学和实验美学的开创者。他将心理物理学推广至他所关注的美学与艺术现象,围绕黄金分割和艺术品真实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费希纳区分了“哲学的”美学和“经验的”美学,强调建立一般美学体系所需的经...
关键词:实验美学 费希纳 经验美学 公共空间美学 自然化美学 
功绩社会、非物转向与平滑美学——韩炳哲的审美救赎思想探析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王萍 李雷 
韩炳哲洞察到现代人倦怠、抑郁、缺乏审美能力等精神危机的来源是功绩社会造成的人的自我剥削,同时,非物转向使得仍残留着光韵的艺术物转变为加速老化的、转瞬即逝的信息。在此社会现实下催生的平滑美学以平滑感、色情性为美学特征,以...
关键词:韩炳哲 功绩社会 非物时代 平滑美学 审美救赎 
王国维作为方法:中国美学发展的继承、吸收与超越进路
《美育学刊》2025年第2期47-55,共9页阎恺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17ZDA269)的成果。
王国维美学理论形成和发展于近代民族危机深重、中西方理论对话交流甚至话语对抗的大背景下,因此其美学探索具有中西交流以及解决中国问题的指向性。王国维美学通过对西方审美无功利思想的吸收,唤起并融合了中国文化传统中超越利害的思...
关键词:王国维 审美无功利 作为方法的中国 理论旅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