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言说

作品数:68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中刘占祥褚燕王庆卫孙雪丽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春版《文心雕龙》的当代价值
《文史知识》2024年第1期5-11,共7页李建中 Li Jianzhong 
笔者于本世纪初提出“创生青春版《文心雕龙》”的命题。何为“青春版”?青春的文心青春的梦,青春的诗性青春的(文)体。青年刘对青春文心的唯美言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乏的。五世纪末,青年刘在上定林寺的文化持守与吸纳,在中国文坛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诗性言说 文心 话语建构 青春版 上定林寺 唯美 当代价值 
五四中国儿童文学的诗性言说——关于人、民族与国家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10期99-102,共4页罗敏 邢满 杨彬 
琼台师范学院2022年度校级课题资助一般项目“五四中国儿童文学诗性研究”(qtnb202203)研究成果。
五四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面对民族危机与国家存亡,将其深深忧思与重建秩序的强烈责任感付诸儿童文学创作,以国民之“哭”以及各种符码和意象,表达那个特殊时代个体、民族和国家的贫弱、不幸和苦难。他们也思索着关于民族与国家生存发展的问...
关键词:五四 中国儿童文学 弱者书写 民族性格 中国构建想象 
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性言说
《中学语文》2023年第23期110-111,共2页陈晓东 
所谓“诗性言说”,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诗意化。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语文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性言说主要体现在导入语言简洁激趣、讲述语言以情动...
关键词:诗性言说 导入语言 讲述语言 提问语言 评价语言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
《唐山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王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21D32)。
面对“道”难以言明的困境,《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的方式。“象喻”是《老子》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譬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
关键词:老子 象喻 诗性言说 
诗性言说何以为女性正名?——评《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3年第2期76-83,188,共9页郭萍 
王堃《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立足儒家对女性进行伦理正名,乃是以儒家的诗性言说完成对传统伦理规范的批判与重构,这不仅使女性伦理正式成为儒家哲学研究的主题,而且开启了从语言哲学的维度探讨儒家伦理正名问题的理论进路。...
关键词:儒家 女性 诗性言说 正名 
《文心雕龙》的诗性言说
《新华文摘》2022年第13期147-149,共3页昊中胜 
诗性智議《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经典著作,其思维结构和话语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与诗性相结合。《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是由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决定的。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用“文化遗存”的观念来解释这种文化的延续...
关键词:《文心雕龙》 诗性智慧 诗性言说 中国文论 话语方式 思维结构 绵延不绝 文化遗存 
论“醉卧”事象的诗性言说与诗意世界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25-130,共6页郭子心 
“醉卧”事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且典型的范畴之一。相较于耳熟能详的意象,事象具有特殊的诗性言说机制,叙事与动感是其独特之处与优势所在。事象不仅紧密联系着事件本身与叙事主体,而且或明或暗地表明动作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进而缘...
关键词:醉卧 事象 诗歌 诗性言说 诗意世界 
宗经:数字媒介时代汉字批评传播研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222-222,共1页刘金波 
先秦以降,“宗经”一直是汉字批评至为重要的诗性文化批评传统、理论、方法与规范„汉语批评本质上就是汉字批评,是利用汉字表意的朦胧性、诗性、发散性和流动性特点,来进行汉语批评的诗性言说、人文言说和风格言说。在这一言说过程中,...
关键词:宗经 批评传统 诗性言说 汉语批评 诗性文化 发散性 数字媒介时代 汉字批评 
关于抗战大后方革命美术的“多维印象”与“多重意识”
《美术文献》2020年第10期51-52,共2页李磊 雍晴 
重庆邮电大学社科重点项目“抗战大后方美术视觉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9KZD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大后方美术与视觉史诗书写的当代重建”(项目编号:20SKGH070)。
革命、理想、苦难、抗争、人道主义等在王琦、刘铁华和黄新波的作品中彼此并存交织。他们的许多具有浪漫情怀及文学想象力的作品不断提醒我们,作为对永恒精神价值有着坚守态度的艺术家抑或知识分子,"左翼"艺术思想与现代主义创作实验并...
关键词:革命美术 多维印象 微观叙事 诗性言说 
史家视野与诗性言说:论罗振亚诗歌研究体系的建构意义
《东吴学术》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宋宝伟 
二○一八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当代诗学的理论建构与诗歌生成研究》(18ZWD428)阶段性成果
罗振亚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中建构起独特的研究体系,将现代诗歌与当代诗歌视为完整的学术板块并作出"贯通"式研究,改变过去彼此相对独立的研究态势,以宏观视野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构自己独到的诗歌史写作范式;指认出现代主义诗...
关键词:罗振亚 现代主义诗歌 先锋诗学 诗歌批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