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佐丰[1]
出 处:《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287-296,共10页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摘 要:最早提出古代汉语中动词可以区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类的是马建忠。马氏区分这两类动词的标准是能否带止词(受事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带止词,但可以带转词(表示处所、对象、原因等的宾语),及物动词可以带止词。后人大体沿袭了马氏的观点,其中,引人注意的是陈承泽。陈氏在区分这两类动词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标准;不及物动词可以构成致动(使动),及物动词不可以。在以往的古汉语研究中,止词、转词及致动主要是根据个人对语义的理解判定的。本文试图利用变换(又叫"转换""转成"等)的方法来确定止词、转词和致动等,从而为这两类动词的区分确定一个尽可能易于操作的标准。 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