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丰

作品数:8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不及物动词助词间接宾语自动词他动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语言学论丛》《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先秦的代词“诸”及其研究
《语言学论丛》2023年第3期102-132,共31页李佐丰 
本文分两部分。首先,将前贤对代词“诸”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汉至宋代、清代、《马氏文通》及其后。其次,文章的主体对先秦20余部文献中代词“诸”进行穷尽分析,认为“诸”是一个地域、时段明显的代词(北区、初期),语体、存异等要素也...
关键词:代词“诸” 先秦的“诸” “诸”的区域性 “诸”的时段性之 之于 之乎 
先秦汉语的零代词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19年第3期259-277,382,共20页李佐丰 
零代词是先秦汉语一种常见的语法单位,一般属于第三人称代词,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和补语。零代词可以用作"其""之"不能充当的主语;用作宾语和补语时,它跟"之"存在分工,而跟"于是、于此"不同。认识零代词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零代词    汉语史研究 
《汉文经纬》的尾助词被引量:3
《当代语言学》2018年第3期416-427,共12页李佐丰 
《汉文经纬》是一部具有开创精神、学风严谨的古汉语语法著作。甲柏连孜在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尾助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汉文经纬》将尾助词确立为词类系统中的一个类,并说明了它们总的特点;其次,对于各类尾助词辨析细...
关键词:尾助词 句法 句类 终句 
上古汉语中表示人数众多的几个词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14年第1期48-60,96,共13页李佐丰 
上古汉语表示人数众多时,时常使用几个用作定语的词,主要有:众、群、诸、庶、舆等。这几个词在表示人数众多时有不同的分工,这反映出上古人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和人们的等级观念。
关键词:众多 一般性 类聚性 条件性 品类性 服役性 
屏幕语体——与口语体、书面语体并立的第三种语体被引量:8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57-60,64,共5页李佐丰 
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广播电视语体与视听新媒体语言研究"(21103010104)阶段性成果
口语、书面语、屏幕语言,是人类历史上先后产生的三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屏幕语言是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听为主、兼及视觉的符号系统。在这三种不同的符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基础语体:口语体、书面语体和屏幕语体。屏...
关键词:语体 口语 书面语 屏幕语言 语境 
广播电视语体研究回顾被引量:10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0-74,83,共6页李佐丰 赵均 张武江 
本文以广播语体、电视语体两大分类为纲,以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为目,回顾广播电视语体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梳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脉络,总结之前的研究成果,以利于广播电视语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广播语体 电视语体 系统研究 专题研究 
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使动与活用被引量:6
《中国语文》1996年第2期151-154,共4页李佐丰 
教古代汉语就要谈活用,谈活用就要讲使动。讲使动时,学生常提出一个问题:"老师,什么是不及物动词?"应该说,只要把使动讲作活用,这便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是因为,可以构成使动是不及物动词的基本功能,而不是活用。当把不及物动词构成...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古代汉语教学 活用 使动宾语 状态动词 现代汉语 基本功能 性行为 形容词 带宾语 
先秦的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被引量:14
《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287-296,共10页李佐丰 
最早提出古代汉语中动词可以区分为及物和不及物两类的是马建忠。马氏区分这两类动词的标准是能否带止词(受事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带止词,但可以带转词(表示处所、对象、原因等的宾语),及物动词可以带止词。后人大体沿袭了马氏的观点,其...
关键词:不及物动词 直接宾语 使动宾语 自动词 间接宾语 双宾语 中动词 他动词 补语 带宾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