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兰多》与《恩主》互文性的思考  

Intertexuality between “androgyny” in Orlando and “camp style” in The Benefecto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若曼 

机构地区:[1]南京晓庄学院外语系,江苏南京211167

出  处:《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90-91,共2页Journal of Jiamusi Education Institute

摘  要: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奥兰多》"双性同体"现象以及苏珊·桑塔格小说《恩主》的"坎普"风格的源起、发展的回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小说人物在性别方面所体现出的互文现象,揭示作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键词的"互文性"对于创作主体建构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弗吉尼亚·沃尔夫小说《奥兰多》"双性同体"现象以及苏珊·桑塔格小说《恩主》的"坎普"风格的源起、发展的回顾,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揭示小说人物在性别方面所体现出的互文现象,揭示作为后现代文学批评关键词的"互文性"对于创作主体建构的理论价值。

关 键 词:“双性同体” “坎普”风格 互文性 

分 类 号:G6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