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钟春林[1] 肖建三[1] 

机构地区:[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

出  处:《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21期80-81,共2页

摘  要:"暗示就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暗示,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对于医生、法官、律师、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暗示产生作用,必须转化为对象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就是"一个人对自身进行的思想灌输"。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中,弗洛伊德和荣格都非常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们甚至认为无意识比意识在人的生活中更重要。同样,"自我暗示之父"埃米尔·库埃也认为无意识非常重要,只不过他把意识说成"意志",把无意识说成"想象"。埃米尔·库埃认为,"我们所骄傲地声称的意志常屈服于想象,这是一个毫无例外的绝对规则"。

关 键 词:自我心理暗示 自我暗示 无意识 埃米尔 学生 语文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皮格马利翁效应 弗洛伊德 自信 

分 类 号:G420[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